👥主題
台灣的英語諮商概念與實務-在地意涵與實務應用
📓簡介
為何台灣的英語諮商是高難度專業、無法由他國訓練、必須由本土開展?
一、因為台灣外語族群的多元性超越世界上許多國家, 多重交織性認同的外籍人士及亞裔在台灣聚集, 帶著移居和移民的歷程, 讓英語諮商比英語系國家甚至更複雜。
二、真正的專業在於台灣的英語諮商師至少要兼顧五個面向: (一)個案所處台灣之城鄉文化, (二)個案原生文化, (三)移居歷程與自我認同, (四)原本諮商議題, (五)使用英語為諮商語言。
無論你使用哪種語言諮商, 都歡迎來認識這未來與台灣關係密切的族群!
一、重新認識英語諮商:
(一) 台灣的英語個案是誰? 英語個案不是「ㄧ個族群」
(二) 如果「語言」只是其中一個元素, 台灣的外語心理師還需要哪些實務能力?
(三) Universality & Relativism
二、英語諮商的系統觀:
(一) 台灣對外語人士的micro-aggression和institutionalized discrimination
(二) 個案原生國家的social hierarchy以及到台灣之後的social hierarchy
(三) 在校園與社區系統中工作的困境與調適
三、英語諮商的特質:
(一) 強調心理師對自身文化、個案文化、兩者間如何流動的高度覺察
(二) 文化對心理諮商的影響: 1.文化與心理衛教, 2.文化與情緒, 3.文化與表達, 4.價值觀、信念與人生觀, 5.家庭系統, 6.心理應對機制(coping), 7.文化與創傷
四、台灣本土英語諮商的實務經驗分享:
(一) 因應居留時間與諮商時程, 彈性看待Treatment Goal & Treatment Plan
(二) 初談與歷程中延續的Cultural Assessment
(三) Intersectionality: 以來自美國小鎮白人同志、南非與歐洲的英語教師、英語非母語的東南亞國際學生為例
(四) 審慎評估身份認同的光譜- 同樣是台裔子女, 在上海國際學校、美國小鎮、矽谷長大會有什麼不同?
(五) 台灣實務現場正在快速增加的外語族群: 非主流族群中的非主流, Third Culture Kid, 混血家庭與跨文化伴侶
五、外語心理師的永續經營
(一) 語言的增能, 諮商專業的增能, 對外籍文化不斷的學習與了解
(二) 外語督導、同儕支持系統與繼續教育課程
*此課程部分內容以雙語進行
*課程設計以實務需求為導向, 融合討論交流。
*完成此課程的學員可優先報名4月開始的英語團體督導
1. 講者:台灣多元文化諮商協會理事長 邱逸芳心理師
2. 形式:線上課程 (提供諮商心理師/臨床心理師繼續教育積分)
3. 為維護課程完整性, 恕不接受單場報名
4. 主辦單位:台灣多元文化諮商協會 (TMCA)
5. 協辦單位:臺灣諮商心理學會